仿制品有收藏价值吗?
随着古玩收藏的升温,各种艺术的仿制品不断出现,收藏者并没有对这些精致的仿制品一概“拒之门外”,一些仿制品不仅登堂入室,还在众人的捧星拥月下卖出了高价。在2006年1月的一场拍卖会上,两件清末名瓷仿制品分别以1.7万元和2.3万元的高价落槌,高出拍卖底价数倍。对于近年来掀起的仿制品收藏热,有人不免发问,仿制品有收藏价值吗?高价购买艺术仿制品究竟值不值?仿制品解“渴” 对于那些对艺术文化执着追求的收藏爱好者来说,如果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现实基础,谁都愿意买真品。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稀世真品的价格都是天文数字。比如一些清三代陶瓷作品动辄上千万元,比一套豪宅还贵,这些艺术品对于一般收藏爱好者来说,可望而不可及。市面上的真品太贵,赝品太差,于是,价格偏中但品质较好的仿制品就成了收藏爱好者的最佳选择。另外,一些仅存于博物馆的独品,它们出售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像《隋人书出师颂》这样国宝级的珍品,根本就没有出售的可能。更有一些珍贵的书画作品只有少部分可以通过不定期的展览向世人展示,能够亲眼目睹这些书画作品的人可谓少之又少。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为了满足一些爱好者的需要,一些高仿真制品顺势而生。这些受欢迎的仿制品,不仅仿真度高、做工精致,价格也较大众化,最贵不过几万元左右,一般的收藏者都可以接受。其实,现在很多收藏者购买的一些艺术品本身就是古人对先前一些艺术品的仿制,随着年代的久远,它们升级成了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历史上有些书画作品根本就找不到真迹,比如古代书画中的《洛神赋》、《女史箴图》、《兰亭序》等,就是在原作泯灭的情况下靠临摹复制以保存至今。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和不可复原性决定了其存世量越来越少,在文物真品不可能让每位收藏爱好者都能拥有的情况下,仿制品的出现满足了不同层次收藏者的需求。在国外,仿制品市场相当成熟,已经成为原版艺术品的有益补充。国际上各大博物馆和著名私人收藏家都有收藏复制品的传统。由于很多雕塑原件已丢失或损坏,因此这些高等复制品显得十分珍贵。另类价值不可小觑仿制品是艺术品的衍生品,对于仿制品的艺术价值,一直都有争议。如果论其价值,只有它的观赏价值同原作不相上下,至于文物价值、历史价值等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