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公交”产业商机显露
在北京海运仓工作的赵先生,不久前买了一套位于南五环内的新房。很快,交通问题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如果乘公交车上班,先要走上两站路才能到达公交站点。这样的话,每天在路上花的时间就要增加半小时。事实上,不仅是在北京,在不少大城市里,和赵先生有同样烦恼的人不在少数。近几年,我国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大批新楼盘涌现,但由于许多小区没有规划相应的公交路线,业主们喜气洋洋搬进新居后,出行便成为最大的难题。由此,“类公交”悄然出现。 拾遗补缺传统公交在北京,从各个交通枢纽开往郊区的各类班车越来越多。这些班车并非公交公司的线路,它们被称为“类公交”。“类公交”的发车站点一般设在新开发区和新建小区,开设原因五花八门:超市、建材城等大卖场,开设班车成了招徕顾客;职工众多或地理位置偏僻的企事业单位,开设班车成了职工福利;在一些新开发的住宅社区,开设班车则是为了方便业主出行。 一些针对国际大都市的公交研究表明:公交线路的设置应该以换乘方便为原则。线路的设置不在长,在精。然而,由于城市建设一日千里,公交线路无法及时按此原则做出调整,公共交通无法延伸到城市的每个触点。因此,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补充,“类公交”由城市枢纽点向各个小区延伸,占领那些没有公交的线路,成为了新的商机。在北京一些超大型社区,各类“直达”收费班车成为多数人出行的第一选择。乘坐者普遍反映:快,是选择“类公交”的根本原因。可以说,“类公交”线路以乘客需要为中心,摆脱了传统公交为城市规划服务的模式,暗合了国际大都市公交线路的设立原则。经济规模数以亿计目前的“类公交”市场,从管理权归属来分,大体由两部分组成。一种是企事业单位自行购买班车车辆,日常运行、维修均由单位管理。 以北京一家较早开设班车的知名超市为例,其共拥有10辆中型面包车,依客流量大小调度,日均使用8辆。由于班车只将顾客送到就近公交线路或轨道交通站点,因此每辆班车日均行驶仅100公里。超市每年投入80余万元,平均运行成本每公里2.7元。 另一种则是企业将班车业务外包给有相应资质的汽车公司,汽车公司按照单位要求配备车辆、司机,完成接送任务后,车辆开回。例如北京亦庄开发区的某机床加工企业,班车业务就是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