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钢铁经销商逆境求生

信息来源:2006.08.17 海峡财经导报 张志明

“现在像我们这种规模的钢铁经销商,在福建省内每销售一吨钢材,基本上还亏损100元左右,更谈不上利润了。”日前,厦门洪鹰贸易有限公司采购部经理李宏鑫向记者大吐苦水。厦门洪鹰贸易有限公司的境遇在省内从事内销的钢铁经销商中颇具代表性,尽管进入8月后,国内钢材价格已有所回升,但此前一个多月,国内钢材市场行情的持续走低让经销商们倍感寒意。与此同时,国际钢材市场价格却一直保持着高位运行态势,这给福建省从事海外钢铁销售的经销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穷则变,变则通”。对于遭遇着冰火两重天的福建钢铁经销商而言,一场波澜不惊的变革似乎即将拉开。 内销市场遭遇“寒冬”从今年春节开始,国内钢材市场逐渐回暖,进入5月份之后,这种趋势变得更为明显。但好景不长,从6月中旬开始,国内钢材价格一路走低。以近期福建省内建筑钢材市场为例,从6月14日到7月31日,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钢材价格每吨普遍下跌了四五百元,这使得福建建筑钢材市场变得异常冷清。“交易量严重萎缩,整个市场显得比较萧条,经销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某钢铁行业资深人士对目前福建的钢材市场作出了上述评述。“从6月中旬开始,钢材价格急剧下降,市场也表现得极为疲软。尽管7月份钢材销售情况有所好转,但总体上来说,市场还是比较冷清。”福州东澳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兴振坦言,6月中旬以来钢材价格的下跌的确对企业打击不小。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一轮钢材价格的下跌呢?从整个市场格局来看,由于福建省内经销商的货源是全国性的,影响国内钢材市场价格的诸多因素也同样作用于福建市场。这其中的首要因素莫过于我国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产能过剩的确对钢材价格有所影响,但使得钢材价格持续下跌的导火线却是国家的宏观调控。”福建省经贸发冶金建材行业管理办公室助理调研员冯华伟指出。的确,近期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特别是关于调控房地产行业的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钢材需求。“由于今年第一、二季度钢材价格上涨幅度过高,虽然市场对于价格下跌有一定预期,但大多数经销商对价格急剧下降还是措手不及。”李宏鑫坦言。福州市福泰钢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光前亦表示,尽管包括“国六条”在内的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相继出台,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