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上海万丰全线停产 国产SUV遭遇危机

信息来源:2006.08.17 海峡财经导报 查生

近日,有消息称,浙江万丰奥特集团公司旗下上海万丰汽车制造公司已经全线停产。据了解,上海万丰SUV只有1万辆的生产平台,销量一直不理想,2005年只销售了4000多辆。今年前5个月仅销售了824辆,同比降幅达52.6%,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停产已是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或许,上海万丰将成为继奥克斯之后,第二个选择退市的SUV汽车生产企业。上海万丰体现了当年借低端SUV进军整车行业的民企造车者的现状。2004年,全国出现的购车热潮使我国SUV行业取得快速发展,如今面对钢材等原材料涨价,以及经济型轿车“刺刀见红”的价格竞争,这些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产SUV行业将面临一次重新洗牌。尤其是今年以来,消费税的调整、油价的上涨、准入标准的提高都对我国SUV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一些SUV汽车生产企业目前举步维艰,前途堪忧。消费税调整“减少”赢利空间今年上半年,消费税的调整,虽然从根本上来说,针对的是国外大排量进口车,而不是国内经济型SUV企业,但这些国内SUV企业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由于国内的SUV企业在品牌、产品、抗风险能力上处于弱势,使它们遭受了比进口车更大的打击。一般来说,国产经济SUV企业都是从SUV这个入门比较低的门类进入汽车制造业的。为了保证SUV的强劲动力和越野能力,而小排量发动机无法胜任,因此绝大多数国内SUV厂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大排量发动机。虽然国内SUV厂商在2004年后发展较快,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摆脱“皮卡底盘+SUV外壳”的造车模式,在产品质量、品牌声望上建树不多,多数厂家只是在价格上相互纠缠。因此,今年的消费税一调整,作为国产SUV主力的2.4升车型与乘用车并入同一大类,税率由原先的5%提高到9%,使得SUV整车成本大大增加。这样,产品处于低端、市场份额处于弱势的国产经济型SUV自然面临两难的境地———如果涨价,很快就会失去好不容易打下的市场;而如果不涨价,增加的成本只能自我消化,但在利润大幅降低的情况下,没有规模效应很难赢利,而国内经济型SUV厂商中,销量超过1万辆的厂商并不多。油价上涨“吓跑”潜在用户和消费税调整相比,油价的不断上涨更是横亘在不少SUV准车主面前的一大障碍。由于国内大部分SUV厂商使用的是沈阳三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