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儿收容站”

信息来源:2003.06.09 大河报

市区内养猫的人不少,可谁能像融信社区的郭大妈那样独自养着50多只?纸箱做窝、旧盆盛食——屋内俨然被郭大妈改造为专门的“猫儿收容站”。郭大妈更像是个“猫王”,每日呵护着老猫小猫。

郭大妈的老伴儿1996年去世。女儿怕她寂寞,送来两只猫:“妈,这两只猫拴在朋友家的阳台上,没人照料挺可怜的,你就好心收留它们吧!”郭大妈沉闷的生活由此改变,并与猫结下难舍的缘分。

郭大妈在家属院内遛猫时,时常发现有野猫赶来吃食“入伙”。心善的郭大妈每次准备猫食时,总是多做一些。没有想到来吃食的野猫越来越多。一些野猫干脆接受了郭大妈的“招安”。安居在屋内院外的猫儿,最多时竟有200多只。

屋里面放置的6个大纸箱,是为怀孕的猫准备的“产房”。由于“猫房”紧张,更多的猫在一楼小院内活动,废纸箱搭成的猫窝占了大半个院子。郭大妈敲响盛有猫食的盆子,树上、墙头、窝棚里的猫就很快围拢过来。

郭大妈每天给猫做饭、洗澡、更换大小便用的沙土,照料刚刚出生的小猫,猫病了还要带猫去宠物医院看病。5月21日清晨,郭大妈听说一邻居家对门房檐下有只野猫生了小猫,她急得不得了,又是找梯子,又是准备猫食。“劳师动众”了一大圈,支着梯子在楼前楼后找了个遍,却不见猫的身影。大妈满脸沮丧:“可能是换窝了。野猫养不好小猫,没食的时候母猫会把小猫吃了。”但大妈还是把猫食放在屋檐旁的平台上。因为她觉得,猫也有生存的权利,不能看着不管吧?

因为时常有野猫出入,屋旁的猫粪也多了起来。近期,郭大妈所住的家属院贴出告示: “宠物粪便给本院环境造成了污染,养宠物的住户从今日起必须对所养宠物严格管理……”

告示贴出后,郭大妈就着手对出入家里的猫进行“治理整顿”。看着这一大群猫,郭大妈也感觉身体有些吃不消。坐在院子里,郭大妈常想:将来自己腿脚不灵便了,这些猫们可该咋办呀?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