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习惯

信息来源:2003.06.02 大河报

5月28日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我应好友之邀到金水路一饭店小聚。席间,推杯换盏,畅叙友情,好不痛快。酒足饭饱后,朋友准备埋单。

“先生,总共168元。”服务员微笑着出示了单子。“好,再开个发票。”朋友掏出200元递给服务员。一会儿,那服务员过来,找给朋友32元钱,却没给发票。“对不起,先生。今天财务人员去缴税了,新发票暂时没有拿来,请您见谅。”“哦,那算了。”服务员带着歉意的微笑,让朋友只好摇头作罢。

“哎,小姐,今天是28号,你们财务人员怎么会去纳税啊?”身为一名税务工作者,职业的敏感让我条件反射般地脱口追问。

“啊?哦,先生,对不起,我再问问。”服务员对我的追问措手不及,红着脸走了。我们足足等了10分钟,那服务员才回来。她仍是红着脸,吞吞吐吐地解释道:“先生,对不起,我刚才理解错了,我们发票用完了,而财务人员又刚好下班。”

“不对吧,餐饮业的财务人员中午下班?像这样中午就没有发票,不影响你们生意?”我清楚,这又是他们的借口。“我们店一直都是这样。”服务员辩解着,但声音很小。“算了,算了,一百多元钱。”朋友不想再纠缠。“不行,像这样规模的饭店,发票使用量是他们计税依据的主要指标。他们不给开发票岂不是要少缴税款吗?”服务员见我不依不饶,就又回到吧台,向一个主管模样的男子汇报。

一会儿,那主管模样的男子走过来。“先生,这是您的168元发票。刚才那服务员是新来的,请您理解。”“哈……”我听后摆摆手,“没啥,也请你们理解我,这是职业习惯。”“职业习惯?您是税务……”那男子下意识地重复了我随口说的那句话,看着我掏出的工作证,脸上忽红忽白,满是尴尬……

作者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地税局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