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食野味立法不宜太快

信息来源:2003.06.04 大河报

国家林业部门传出消息,《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将很快启动,将对禁食野生动物作出明确规定并有望以最快速度通过。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向人大建议,在法律中增加有关禁吃一切野生动物、停止一切为食用而进行的野生动物养殖行为等条款。该协会秘书长陈润生表示,不妨先禁食,再来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也不迟。见6月2日《羊城晚报》)

这是一则令人喜忧参半的新闻。欣慰的是“禁食野味”一旦写入法律,这将有利于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但如果以“最快速度通过”的话,那结果是非常令人担忧的,要是人大真的将“停止一切为食用而进行的野生动物养殖行为”写入法律,那是对中国野生动物驯养产业的重大打击,广大养殖户,尤其是千千万万希望通过特种养殖脱贫致富的农民家庭的美好梦想就会因此破灭。

众所周知,《野生动物保护法》一直对驯养繁殖、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持鼓励态度,因此,中国的特种养殖业这些年来一直迅猛发展,大量的农户参与了野生动物养殖经营,这些动物养殖大部分都是以食用为目的的。如果对这些养殖经营突然叫停的话,这些农民家庭必将遭受巨大损失。

长期以来,一些农村地区把特种养殖作为脱贫致富的捷径大力推广,许多地区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产业,甚至许多农户都是举债经营。如果“禁食野味”法律迅速出台,这将意味着大量野生动物养殖场被关闭,这些农户将陷入生存的困境。即使国家给予这些养殖户以补偿,效果也不容乐观。我们目前还没有出台行政补偿法,结果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经济发达的地区对养殖户的补偿可能会优惠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能提供的补偿将很有限,如果地方财政困难的话,补偿的承诺将很难得到兑现。即使各地能给予养殖户优厚的补偿,那也只能弥补他们投入的损失,为了生存,他们将不得不重新踏上他们的脱贫之路。

修改法律是一项极其严谨的工作,关键并不在于追求速度,而是在于怎样做到合理和科学。因此,禁食野味写入法律的工作,需要以极其慎重的态度去处理。人大和有关部门目前应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特别要多听取养殖户的声音,把保护农民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