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胡润一枚大勋章
在很多中国大陆富豪眼里,英国小伙胡润似乎是个不祥之物——温文尔雅的笑容后,仿佛隐藏着巫师的咒语;从容不迫的脚步中,好像伴随着看守所的铁门声;最恐怖的是他那富豪排行榜,简直成了夺命沼泽地,多少风光无限的富豪,只要一脚踏上连声“救命”都来不及喊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今年年初,“福布斯”把胡润炒了鱿鱼,大家刚要松一口气,没想到他却以典型的“约翰牛”顽固劲头,不依不饶地又回来了。前两天他在上海金茂大厦宣布自己要与“欧洲货币投资机构”合作,在秋天推出2003年度“中国大陆百富榜”——究竟有多大仇啊,难道非要把富豪们赶尽杀绝?!
去年的榜单公布之后,胡润在接受采访时恶狠狠地从牙缝里挤出了一个字,“挖”!他说他的秘诀就是根据各种线索对富豪们“掘地三尺”。当然他“掘”的都是公开资料,比如对周正毅,主要依据就是他名下的上市公司以及有关工商登记的信息。有深谙国情的人因此对胡润嗤之以鼻——一个英国会计师,用美国式的方法,来调查一个有可能会把大量现金藏在床下的大陆富豪,那数据靠得住吗?据说“上海首富”本人就对他在榜上的排名不屑一顾。
不过胡润这番辛苦的意义,却不能因为数据可能失真而被抹杀。因为不管情愿不情愿,反正他把从来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富豪们强行拖到了聚光灯下——财富变得相对透明了。公众、媒体乃至税务机关都少不了要对上榜的富豪指指点点:有多少钱?怎么赚的?交没交税?富豪们既尽情享受财富带来的快感,又完全免受打扰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
前段时间,中国社科院与国家统计局专家们在经过认真研究后,得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结论——“中国多数富豪致富并非来自资本积累或专利创造的收益,而是来自社会资本与网络效益”。这就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公众关于不少富豪之所以成为富豪,靠的不是创造财富,而是“分配财富”的猜测。也就是说,许多钱是经过一番“分配”之后从国有变成了私有。难怪有些富豪对胡润避之唯恐不及,这样的“分配”来的财富当然不能透明,而胡润努力使之透明也就因此具有了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
在胡润之前,我们触摸到的现实是,不透明性构成不完全市场,各种不同性质的特权因此成了市场资源,竞争成了特权拥有者或收买者的盛宴。胡润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