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从细胞抓起——细胞也要讲环保
一般人对于保健的概念只着重于人体和器官这两个较“宏观”的层次,而细胞的代谢失常,或者说细胞的“邪变”,是多数疾病的基础。人体是一座大厦,细胞则是成千上万的砖瓦。随着2002年“细胞程序性死亡理论”获得诺贝尔生物学、医学奖,以及人类基因图谱的绘制完成,从分子、细胞的微观层面研究疾病的机理和提倡细胞保健的新概念,已成为医学科技发展的新方向。
一切皆因
细胞代谢失常
流行性疾病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诸如癌症和心血管、脑血管疾病,都和细胞的“邪变”有关。流行性疾病是由于细菌或病毒侵犯人体细胞,或损伤免疫细胞而引发。癌症则是由于细胞内的DNA分子(组成基因的物质)发生突变或其调节控制失常而引发的。冠心病的病因之一是细胞对脂类物质(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代谢失常,引起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增生,血管壁变厚使血流不畅,造成心肌缺血所致。脑中风也是因为脑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血栓形成所致。目前城市居民的第三大病——糖尿病也与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太少,或其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有关。其他慢性疾病也无一不与细胞的代谢失常有关。因此,保健应从细胞抓起,正像社会治安要从每个家庭抓起一样,这就是“细胞保健”学说的理论基础。
氧自由基是“细胞杀手”
恶性肿瘤其实就是细胞的恶性变异,那么,细胞为什么会恶变?原因十分复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营养(高脂肪、低纤维素)和生活习惯(饮酒、吸烟),甚至细胞的自然老化都能使细胞恶变。目前国内外专家公认的细胞杀手是单线态氧或氧自由基,后者是氧分子上的电荷不正常的产物,具有极大的化学活泼性,它可以攻击与细胞正常存活密切相关的分子,如DNA、蛋白质以及脂类,使这些分子发生结构变化,从而导致各种疾病。如DNA受氧自由基攻击可以发生突变,或者功能失常,使细胞恶变,发生癌症;如重要的蛋白质被攻击,结构和功能失常,可导致糖尿病等一些慢性疾病;而脂类受到氧自由基攻击,则可变成过氧化脂质,沉积在血管壁的内皮细胞中,使内皮细胞变成“泡沫细胞”,这就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发生机理。
氧自由基是怎样产生的呢?因细胞和肺一样,也能吸收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称为细胞呼吸。如果细胞呼吸时,吸入的氧分子不能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