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看病实名” 引来众人“把脉”
嘉宾:
郑州市卫生局法规处处长 郑新民
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 马利军
卫生部结核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王国斌
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医政科科长 曾建生
河南省社会医疗保险中心工作人员 青杰
郑州大学社会学教授 马云亭
郑州华裕律师事务所主任 刘国栋
热心市民 岳卫东 柴扉 李素红
背景
5月26日,北京市卫生局出台《关于医院看病实行实名制的紧急通知》,要求患者就诊时必须凭有效的身份证件实名挂号,医院要为所有就诊患者建立正规的门诊病案……作为非典时期的非常举措,看病实名制一时成为各地讨论的热门话题。
但“推行看病实名制有哪些好处?实名就诊会不会侵犯患者的隐私权?郑州何时推行看病实名制”等一系列问题也成为不少人关注的焦点。针对这些问题,本期我们特意邀请部分医学、法律专家,共同就“看病实名制”问题同部分热心市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
医务人员:赞同看病实名
主持人:患者编造假名、借用他名,早已成为去医院就诊时的怪现象。各位专家能否谈一下对此现象的看法。
马利军: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曾对患者编造假名的心理进行过调查和分析。部分患者怕病情传出后遭他人歧视,求诊时就有意编造假名,这其中,以传染性疾病患者表现得最为突出。从表面上看,这种自我保护是合理的,但这种保护很容易对其他患者及整个社会造成危害。前段时间我在参与诊治非典患者时,就碰到过这样的情形,任你反复询问,个别患者就是拒不透露真实姓名、职业及接触人群。作为医生,我理解患者的这种担心,但患者这样做弊大于利。
王国斌:我是做结核病治疗和研究的,这种情况确实很常见。而与这种心理不同,部分患者借用他名另有目的。“一卡多用”是当前医疗保险中的顽症,“一人医保,全家吃药”的现象屡见不鲜,部分患者借用家属名字变相“揩油”,集体、国家由此受损。依有关要求,求诊时应“一卡一人”,但个别医院把关不严,“一卡一人”其实“名存实亡”。
主持人:结合临床工作,各位专家能否从不同角度分析一下看病实名制的好处?
马利军:推行看病实名制,对于防治传染性疾病确实有效。以非典为例,患者求诊如实填报资料,可帮助有关部门了解疫情发生范围,尽快切断传染链。求诊者编造假名,在医疗纠纷中势必出现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