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围棋你需要什么借口?

信息来源:2003.06.20 大河报

第8届LG杯世界棋王赛昨天决出8强,韩国队再次显示出了强大实力,6人杀入8强。志在雪耻的中国队仅有常昊、王磊入围。审视今日的世界围棋,在韩国一枝独秀、日本偶露峥嵘的情况下,难道我们还能厚着脸皮说三强鼎立、我们还能说只比韩国差一点点吗?如果不能,那么面对今日的尴尬——

为任何事情寻找借口,恐怕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儿,而为中国围棋寻找失败的借口,当然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作为局外人,我们的出发点只能是“姑妄言之”。

●中国围棋怕了?

寻找中国围棋“懦弱”的证据,最直接的莫过于第4届富士通决赛钱宇平因病弃权了。之后马晓春在第3届三星火灾杯决赛2∶3输给李昌镐,把对赛制的不满作为失败的借口,从而导致其与三星的一段宿怨。就连聂卫平和应氏杯说不清的恩怨,也蒙上了一层畏惧曹薰铉的色彩。如果说聂、马的过早衰退在于他们的“懦弱”,并非毫无道理。聂、马很长时间以来拒绝参加应氏杯、三星杯比赛,表面看是气节使然,谁敢说没有“怕”的成分在内呢。

不过如果简单地将中国围棋的不景气归结为一个“怕”字,恐怕也未免有点意气用事,毕竟我们的棋手中不乏血性男儿。说每个中国棋手的心理都很脆弱,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聂卫平的心理素质是不差的,要说他怕谁,打死他也不会承认。可在成名高手里,现在就数聂卫平菜。理性地思考一下中国围棋,也许更有助于发现问题所在。

●钱多还是钱少?

对于中国围棋的落寞,马晓春曾有这样一番高论:日韩一流棋手可以做到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棋,但中国棋手就很难做到。日本一流棋手打入一个棋战的循环圈即可一年衣食无忧。可中国的棋手又怎样呢?有限的几个头衔战每轮对局费二三百元钱,即使使足了劲又能挣多少钱?

去年国内收入最高的棋手是常昊,总收入也没有超过100万元人民币。这和芸芸众生相比当然很高,但是比起高收入者根本不算什么,更要命的是,这和日韩的同行比起来有着明显的差距。 然则我们反过来想一想,有钱就能解决问题吗?日本棋赛的奖金一直都比韩国高,怎么日本拿的世界冠军就是不如韩国呢?

中国围棋开始追赶日本是在陈祖德时代,之后的聂卫平时代基本上追上了。那时好像没有谁提起过钱的事儿。当然,棋手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也都是凡夫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