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谁来当工人

信息来源:2003.06.20 大河报

高校招生,一扩再扩,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圆了大学梦。新形势下出现了新情况:有的被录取考生并未去学校报到。

考生中榜不就读,有的是因为考取的不是重点大学,有的则嫌专业不理想,有的则是不愿上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害怕毕业以后当工人……他们把录取通知书锁进抽屉里,重新回到中学复读。

与重点高校热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培养技术工人的职业高中、职业技校却显得门前冷落。由于生源枯竭,不少职业高中、技校不得不改弦易辙,承包给别人搞电脑培训、家具展销,有的干脆关门大吉。

何以千军万马齐奔大学一条道?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人员过剩,连续好几年没有新工人;知识分子收入大幅度提高;公务员一再加薪。比较而言,工人待遇偏低;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改组、改制,下岗失业者工人居多;近几年人才观念出现误区,管理科研人才得到重视,实际操作型的技能型人才受到冷落。在一个以学历、文凭决定人的身份地位的社会,愿意上技工学校就读的人自然不会多。

一个国家工业经济的增长速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是受制于技术工人的素质状况。工人的技能素质不仅影响产出,还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影响事故发生率,影响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优秀的管理人才无疑是重要的,但光有优秀的管理人才而没有优秀的操作人才,同样生产不出高精尖产品。

我国已经加入WTO,企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为了保证明天有大批优秀技工,满足企业在新形势的需要,建议媒体多宣传操作型技工人才的重要性,另外,各级教育部门办好各类技工学校也不容忽视!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