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失业预警拉响警报
信息来源:2003.06.22 大河报
记者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了解到,今年城镇新增的劳动力资源达1000万人,现存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600多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近800万,总计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400万人。而按今年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测算,全年新就业最多有1000万人左右(其中净增就业岗位约800万个),缺口在1400万左右。而日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的“非典与就业”研究报告显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打乱了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使我国部分地区和行业达到失业警戒线的边缘。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郑东亮认为,从人群来看,影响大的是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大学生。从行业看,旅游业、社会服务业、商贸业、餐饮业、客货运输业等服务性行业的企业,在受非典影响停业停产和紧缩经营的情况下,员工停工放假,部分企业还不得不裁减人员,不少灵活就业者和跨地区流动就业者丧失就业机会。
针对今年的疫情影响就业情况,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家们一致建议,建立失业预警机制,提高就业管理的应急调控能力迫在眉睫。
事实上,中央早有文件指出:“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在下岗失业总量接近或超过警戒线时,各级政府要及时采取措施缓解矛盾。”
专家们认为,失业预警体系应包括监测突发事件及经济急剧变化所影响的行业、地区的就业状况,包括失业率和失业周期的变化、停工停产企业员工状态、中低收入人群收入状况、行业景气和就业环境变化等,并进行准确、快捷的评估,在规定时间内向有关部门报告,一旦超过警戒线,便由系统发出预警警报。
从我国实际情况看,有必要从中央到各省建立由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以制订预警体系和应急工作预案,核定紧急情况,决定发布预警警报,启动工作预案,共同紧缩经营的情况下,实施政策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