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儿拒“贿”

信息来源:2003.06.24 大河报

也许你不相信,我那只有6岁刚念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已经学会了“受贿”。

一天晚上,他从书包里拿出铅笔、橡皮、练习本等几样新用品,让我猜猜是怎样得到的。看着他那副高兴而又神秘的样子,我顺口说是买的。没想到,他竟得意洋洋地晃了晃脑袋,自揭了谜底。原来,他是班里一个组长,负责检查同组孩子的家庭作业,那些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害怕老师发现后受批评,就给他送点东西“意思意思”,求他“手下留情”,不要向老师汇报。而我的儿子呢,由于利用“职权”为人“帮帮忙”,也就心安理得地收下了,不仅没有惧怕,反而振振有词地“将”了我一军:“有时候人家请你写稿子,不也找你喝酒,给你烟抽吗?”我一时语塞。

晚上,我辗转反侧,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暗暗下决心,为了使儿子以后不再“受贿”,我今后如再为别人“做嫁衣”,决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答谢,杜绝上行下效。此外,还要加强言教,经常向他说明此种行为对自己和别人的诸种危害。尽管如此,我内心仍有一种不祥之兆,别的孩子是否也有这种现象?这样下去后果将是何等的不堪设想!我实在担心这样简单的教育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不断成长,总有一天会露出破绽。我清楚地意识到,在这方面,我的影响和能力对儿子来说,其教育效果是非常有限的。但我坚信,如果社会上每个为人父母者,都能够从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出发,做到以身作则,不给孩子以不良的效仿榜样,像儿子“受贿”这样的闹剧是不会发生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