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造”驶向NBA(下)

信息来源:2003.06.26 大河报

■从后卫开始练起

焦作的篮球水平,在全省来说是最高的。说这句话的是河南省篮球协会副主席、焦作市体育局的“掌门人”贾慧文。曾经是篮球运动员的贾慧文告诉记者,别的不说,就是焦作市对于篮球的三级训练体制,其他地方就比不了,焦作市有业余篮球学校、中专体校的篮球班和体育局的专业篮球队,这三级体制,保证了焦作市篮球人才源源不断地产出。

薛玉洋就是在焦作市业余篮球学校第一次真正知道了什么是篮球。

焦作市业余篮校位于焦作市人民公园内,环境优美。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几百名十来岁的孩子就来到这里接受最初的篮球训练,薛玉洋就是曾经的一位。

薛玉洋的启蒙教练,如今已经是高级教练、篮球学校校长的白志民,能清晰地回忆出薛玉洋在校时的情形。

在对薛玉洋进行骨测等各方面的测试后,发现他不仅反应快,而且启动速度快,是一块打篮球的“料儿”,就决定录用他。

因为焦作是一个出篮球后卫的地方,有一套培养优秀后卫的经验,所以,白志民就决定让薛玉洋先练外围,从后卫学起。很快,薛玉洋对篮球的理解能力超出了其他人,水平也自然高出体校大多数运动员的水平,于是,白教练决定,给他加练前锋技术。一段时间后,薛玉洋又开始练习中锋技术。就这样,经过三年的刻苦训练,薛玉洋在白志民教练的带领下,打下了扎实的篮球基础,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1995年,13岁的薛玉洋因为表现优异,被河南省篮球队挑走,离开了焦作。

谈起薛玉洋,白志民认为他的最大特点是聪明,有智慧。比如,篮球学校当时有一个年龄大的生活老师,其他学员都跟她搞不好关系,而薛玉洋就能。白志民说,那么小的孩子就懂得如何和人友好地相处,太重要了,因为篮球是一个集体项目,不能与人为善者,即使技术再好,也成功不了。

白志民说,在篮球学校学习期间,一件事差点改变薛玉洋的命运。有一年,国家跆拳道队的教练来焦作挑人,一眼相中了薛玉洋,决定把他直接带到国家队学习跆拳道。这时候,薛玉洋的父母、白志民和焦作市体育局篮训队的沈长庚教练非常犹豫,认为这样的好机会不多,但最终,他们还是决定,让薛玉洋继续打篮球,因为他已经表现出很高的篮球运动天分。最终,国家跆拳道队的教练只得放弃,带走了几名篮球学校的女孩子,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