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邦其人
信息来源:2003.06.26 大河报
人生至老苦怀旧,而我大概是特没出息,中年时就已写了好几篇怀儿时、怀同窗、怀老师的文章,以致我儿子看了不以为然,说您还没老,就这样怀旧?其实,特别怀旧,并一而再,再而三形诸笔端者,我看至少也是重感情、重友谊的人。何振邦教授也正是这样的人。?
振邦是我的复旦同窗,虽然我读的是历史,他读的是中文。本来文史难分家,何况一度我们同住一层楼,彼此面孔是熟悉的。他比我低一届,后因贵体不振,休学静养一年,跟时下名气不小的杂文家陈四益同班了。复旦中文系名人辈出,振邦作为文学评论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即已声名鹊起,后又当了数年“鲁迅文学院”的掌门人,张抗抗、毕淑敏、莫言、迟子建等皆其弟子,真是桃李满天下,走到哪儿都能在文学界呼风唤雨的。当然,复旦中文系也有特殊名人,我有次跟振邦说“令师妹卫慧”,他不禁哈哈大笑。振邦访问美国,作学术报告时,有记者专门提问卫慧及其作品,他很客观地作了回答,但却不敢以大师兄自居,似乎不够仗义。不过,振邦对我辈朋友,是绝对仗义的。柳萌兄就跟我说过:“振邦仗义,对朋友没的说!”文如其人,我读他的散文,更偏爱他的怀旧、写友人的作品。他是性情中人,而且不管遇到多大困难,谈笑风生依旧。这容易吗?俗话说:“快成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