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降温消暑热 只图小扇添雅致
“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朋友来借,等到秋冬。”儿时的童谣,至今还清晰地留在记忆深处——那时的夏天,能够拥有一把属于自己的扇子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儿,因为,有了它,炎热的夏天就会有丝丝凉意。
而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童谣里描述的内容早已成为历史,品牌各异、功能有别的空调、电风扇等早已融入人们的夏日生活。它们在防暑降温的同时,也将人们的夏日生活点缀得多姿多彩。
那么,在这样一个空调、电风扇唱主角的时代,曾经风光无限的传统扇子身在何方呢?近日,记者走访了郑州市的一些商场和商店,寻觅传统扇子的踪迹,意外发现,它们有了新的用途——
折扇:馈赠的时尚礼品
折扇,又称“聚头扇”,因其收拢时两头合并归一而得名,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折扇常用竹木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收则折叠,用则散开,合展自如,携带方便。由于加工精巧,文化氛围浓郁,一直以来,折扇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而今,在更多的时候,它更藏身于精美的扇盒中,成为人们互相馈赠的一种时尚礼品。
在某大型商场,记者看到,在做工精美的扇盒中,一把把折扇横卧其中,在折扇的扇柄上,还系有或玉质或丝绦的扇坠儿。扇面的颜色仍然是以高贵神秘的黑色和圣洁典雅的白色为主。扇面的内容则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类别,或为名人字墨,或为山水名画,或为人物画像等。一位商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与传统折扇相比,现在的折扇,无论做工还是包装,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在很大程度上,它已成了人们互相馈赠的一种文化礼品。“朋友见面,送这样一件礼品,又高雅又实惠,可谓一举两得”。
除了大型商场,记者在遍布街头的一些小商店里,也见到了这种折扇的身影。但不同的是,这里的折扇几乎没有任何包装,只是光秃秃的一把扇子,且“身价”也相对较低,一般只需1~2元。
团扇:知识女性的最爱
团扇,因其形状团圆如月,暗合中国人合欢吉祥之意,故又名“合欢扇”。西汉成帝的妃嫔班婕妤在有名的《团扇歌》中写道:“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可见,除了给人们送来丝丝凉意外,团扇的文化味儿也是很浓的。
和“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折扇不同,团扇只“栖身”于一些大型的商场或精品屋内,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