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业·选才
每年夏季,比高考更热的话题就是就业和选才。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个尴尬的场面:一边是企业企盼着大学生们的到来,另一边是大学生们在疲于奔命找工作。
又到一年择业时,《周末沙龙》请来了方方面面的嘉宾,重新聊起这个老话题——
★校方
就业指导亟待改革
主持人: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作为培养方,高校该怎样引导毕业生更理性地对待择业?
王建国:为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就业,高校都开设了毕业生指导课,但是,从现在的运作看,这门课的内容需要改革。最初,这门课是从四年级开始上的,现在三年级也有了这门课。我看,根据形势需要,二年级也可以逐步把这门课纳入进来。同时,现在的就业课主要是学校内部老师来讲,由于对企业了解不够,往往在讲到市场、择业技巧这些内容时,不够生动、贴切。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持人:为什么不能把企业请进来,让企业老总和老师的讲课结合起来呢?
王建国:我们已经开始这么做了,效果很好。我们还开拓了新的就业指导平台,比如今年我们开设了网络择业平台,已经尝到了甜头。今年,郑州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有8407人,实际就业的人数已超过60%。
★企业
需要德能并重的毕业生
主持人:据我了解,李容总监以前在大学做过老师,现在又是企业的人力资源部总监,你对大学生如何择业应该很有发言权。此外,作为一家现代民营企业,你们选聘大学生的标准是怎样制定的?
李容:对于企业来说,大学生不论是学习能力,还是发展潜力上要比其他就业者有一个更好的基础。所以,企业很愿意录用大学生。具体到我们这样的现代民营企业来讲,它的用人是根据岗位来定的,也就是说,不论你是什么学历,只要你的能力适合该岗位,你就有被选中的希望。我们需要更多德能并重的人,这里所讲的德能并重就是指来到企业的员工能比较塌实地从基层做起。
在这里,我之所以强调德的重要性,是因为现代化的企业都会对员工不断地进行培训,企业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但是,有些员工在接受完培训后,就大跳槽,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作,这使企业用人会更谨慎,反映到人才市场的结果就是对用人的要求会越来越严格。
★学生
培养自己成为金子
主持人:“宁要郑州一张床,不要县里一套房”,是朱良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