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火火东北菜
近日,与几位“铁杆”相约,同去揩一位老友的油。彼此十分熟稔,几句嘻嘻哈哈的寒暄后便直奔主题,正当大家为吃川、粤、豫、鄂争得不可开交时,老友却是一脸的严肃:“招待你们这些饿狼,除了吃东北菜,我哪也不敢去。”东北菜就东北菜,谁让咱是来吃白食的呢,一声呼哨,上车满街转悠找东北菜馆。
还真应了那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的老话,喧嚣的都市,繁忙的工作,案头干不完的活儿,还有推不开的应酬,让人成了笼子里的鸟了,这一上街才发现,不知从何时开始,以北大荒、东北人家、知青等字样为名字的东北特色饭馆已经风靡郑州街头了。职业病让记者脱口而出一句话:今天上午咱们要走遍郑州的东北菜馆。
从西区到东区,郑州的东北菜馆几乎都被喜庆的大红色所笼罩,大红花布装饰的土炕、大红花布服装、大红窗花、草垫,很容易让中年人在这里忆起自己火热的青春时光,而年轻人在这里感受到的则是浓郁的东北风情。
转到红专路东段,车刚停下,一句“大哥,到咱家了”的问候让人感到盛情难却,得了,就在这儿吧。走进大厅,清一色的东北大红花布装饰的土炕,吉庆有余、鸳鸯戏水、喜鹊登枝的大红窗花,而包厢的名字也独具东北特色,林海雪原、威虎山、靠山屯……墙上挂着的饰品,也带着那个年代的特色,背包、水壶、簸箕……
快饿死了,快点菜。有人开始向我提抗议。于是,拣有特色的菜开始叫,大丰收、大拉皮、香葱烤鲈鱼、银杏蒸南瓜、竹香开口鳝(也不知道这些是不是东北特色了),还有,既然是来吃东北菜的,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当然是少不了的,谁让它们是东北的招牌菜呢?又接受服务人员的建议,要了火龙鱼和酱龙骨,本来还想要个酱羊腿,被朋友给打住,先要这些,省得吃不完。
冷菜先上,大丰收一到,看着盘中青翠欲滴的菜叶、青椒和黄瓜,胃口大开,几个饿狼立马开动,先下筷夹黄瓜,不错,很爽口,再蘸些颇有东北风味的大酱,果然别有风味;大拉皮也挺好,粉皮QQ的(一网迷朋友的话),滑滑的,量好足。最后来的是酱骨架,好大的骨头,是用酱腌渍过的。一人发了一只手套,用手抓着啃,呵呵,随行的一位淑女也因美味而忘了吃相。最绝的是那道金牌火龙鱼,碟上放碟,一大一小,菜放于上碟中,酒精置于碟下,菜放桌上,引燃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