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频频发难为哪般
信息来源:2003.07.03 大河报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已连续发生多起对中国出口产品设限事件,其限制手段五花八门,覆盖的产品种类形形色色,且涉及的企业数量众多,这些都将对中国产品出口造成严重影响。为此,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四大因素促使美国对中国产品频频发难。
一是利益集团和行业协会的影响。美部分利益集团是这些限制措施的直接策划者。这些集团代表各个产业、地域和部门的利益。由于2004年大选在即,这些利益集团纷纷加紧活动,试图对政府的贸易政策施加影响。
二是巨额逆差的影响。逆差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美一些势力挑起保护主义的借口。2002年美国贸易逆差比2001年猛增21.5%,达到创纪录的4352亿美元,其中对中国的逆差为1031.2亿美元,占其逆差总额的23.7%。在美全社会都对巨额逆差忧心忡忡的大气候下,中国产品进口与日俱增自然备受关注。
三是美经济状况不佳。美国经济回升乏力也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重要原因。由于一些行业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加之美元走软,美经济复苏前景不容乐观。相反,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去年首次取代美国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在这种背景下,美一些势力主观上也有遏制中国产品的意图。
四是提高向中国的要价。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美对中国一年来履行世贸承诺的行动基本满意,但美业界在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业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胃口”很大,其实际得到的利益与期望值还有一定差距,对中国部分产品设限客观上可以提高向中国的要价,促使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 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