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智源
从当年“陕甘宁边区杀开一条血路”到办经济特区(上)
1979年4月,邓小平听取了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习仲勋的汇报。习仲勋说:“广东是祖国的南大门,毗邻港澳,国际交流频繁,是我国的主要口岸之一,在海外华侨有八百二十万人,可允许华侨、港澳商人直接投资办厂,或同他们举办合营企业和旅游等事业。”
邓小平插话:“这个想法不错。”邓小平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先从东南沿海地区搞起。东南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得先从广东、福建搞起,广东的改革开放,也得抓一个突破口,搞一个试验场,放开手搞,万一失败了,也不要紧,就那么一块小地方,关系不大。”
那么这一块地方,选在哪里﹖邓小平的手随着目光在移动,移向南方,移向东西方政治经济交汇处——深圳叫工业区﹖贸易区﹖出口加工区﹖都不大准确,邓小平没有发话,叫大家考虑考虑再说。晚饭后,邓小平与习仲勋在中南海院内散步,散步是邓小平在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劳动时养成的习惯。不过那时住的“将军楼”的院子太小了,不像中南海的院子这么大。他们边散步边回忆当年在延安的情景,那时习仲勋任中共陕甘宁边区特委代理书记。突然邓小平停住了脚步,回到了下午散会前未表态的问题上来:“深圳,就叫特区吧”习仲勋:“特区﹖”邓小平斩钉截铁地说:“对,那块地方就叫深圳特区。”邓小平讲到这里,对习仲勋说:“你不记得呀,过去陕甘宁边区不就叫特区吗﹖你不是陕甘宁特委代理书记嘛。当时中央没有钱,不是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吗﹖”习仲勋连连点头称是:“是的,今天,我们按小平同志指示,在深圳办一个特区,中央不给钱给政策,我们在那里杀出一条血路来。”
特区办起来以后,争论就出来了,在特区是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上分歧特别尖锐。有位资历很深的“老革命”到深圳看了以后,满腔激愤,痛哭流涕,说深圳特区除了一面五星红旗以外,其余的什么都是资本主义的。果真是这么回事吗﹖诚然,深圳的夜总会多,酒吧多,女人穿得比较暴露,卖花小姑娘追逐着成双成对的恋人;深圳的外商多,外资多,深圳的蛇口、八卦岭,打工仔打工妹受雇于私营企业主,常常加班加点,有的出厂门要搜身,有人说这是“野麦岭现象”在中国的重演;深圳的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