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百姓吆喝一声——著名作家侯钰鑫谈《好爹好娘》
根据我省著名作家侯钰鑫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18集电视连续剧《好爹好娘》将于7月11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围绕《好爹好娘》相关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正在老家忙着盖房子的侯钰鑫。
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这部小说是侯钰鑫“好”字系列长篇小说的第二部,小说出版后引起强烈反响,到目前已印刷了四次。小说在上海受到的欢迎出乎作家的意料:“没想到写河南农村的小说上海的街道老太太都喜欢看。”更让作家始料不及的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将这部小说搬上了话剧舞台,话剧《好爹好娘》在上海艺术节期间好评如潮,门票早早售罄。这个话剧后来到新乡演出,3天演出9场,场场爆满,鼓掌最多的一场竟达98次之多。在话剧热演的同时,《好爹好娘》又走进广播,根据小说改编的广播剧在中央台、北京台等几十家广播电台播出。
电视剧《好爹好娘》最初投拍时是20集,2001年10月16日在新乡辉县市开机,这个由中央电视台等联合投资拍摄的农村题材的电视剧首次使用了高清晰度数码摄像机,并同时套拍数码电影。电视剧在“太行赤子”张荣锁所在的回龙村拍摄,从秋拍到冬,从树叶发红拍到大雪纷飞。侯钰鑫介绍说,这个戏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演员多,有名有姓的演员就有89个,可以说塑造的是一个群体,除了主角,剧中演员大部分都是河南人。还有很多当地的老百姓,如挖山洞的11条汉子都是群众演的,演得非常生动。
侯钰鑫是原著者,也是电视剧的编剧之一,为什么要参与编剧呢?原来这跟小说的结构有很大关系。小说不以故事性见长,而是把悲壮感人的故事撕碎,读到最后才能把一个完整的故事串起来。它通过主人公耳闻目睹的一个个生活断面,直面人生,犀利、冷峻地剖析现实。正是因为不好把握,拍摄单位请老侯亲自出马和著名编剧张辉力联袂操刀。
电视剧拍好后,原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后来因种种原因一再延期。倒是很多地方电视台抢先播出了20集的《好爹好娘》,前不久,数码电影《好爹好娘》也在北京公映。在一片期望声中,中央电视台正式推出了另一个版本,18集的电视连续剧《好爹好娘》。
小说、话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这么多艺术门类为什么如此青睐《好爹好娘》?侯钰鑫一言以蔽之:用自己的笔替老百姓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