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准项目“快出手” 人像印章“苦亦乐”

信息来源:2003.07.06 大河报

当第一次把人像“变”成一枚小小的印章并从顾客手里接过钱时,吴剑的手有些颤抖——此时,距他考察这一项目已经3个多月了;而距他拿到这种设备河南总代理的牌子,也一个半月了。当晚在回家的路上,任凭雨点打在脸上,他不由自主地哼起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这几十天里,创业的冲动和困难的折磨犹如一热一寒两股暗流,交替地冲击着他。

将近而立之年的吴剑有着文人和商人的双重性格。几年前大学毕业后,他从文难以为业,经商又没合适项目和创业资金,所以游走于文商之间——靠“跑广告”养家。

吴剑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一个“儒商”,所以经常从报刊上寻找创业信息。几个月前,某刊物上的“人像印章”几个字让他眼睛一亮,查寻了一些资料,才弄清楚它是一个什么玩意儿:日本一个刻章店的老板突发奇想,能否把个人的肖像“刻”成印章,这样死板的印章不仅更富有个性,且被假冒的可能性更小了。这位老板经过潜心研究,终于制成了人像印章设备。通过电脑设计之后,制成的印章简直成了一个千变万化的艺术品,印章不仅能印出富有立体感的人像,还可以添加各种图案、文字、QQ号等,甚至还可以加上自己的手工签名。此时,印章已没有“刻”的概念了,因为不是用刀而是用最新的数码科技经过“烤制”而成。其应用范围也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印章,从幼儿园的小孩到中老年人,各个年龄层的人都可能是其消费对象。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半年前就开始流行了。

吴剑是个“广告人”,所以更清楚“别信广告”的含义。于是与各地的人像印章经销商取得联系,要求寄来“实物”。各地的样品和报价纷纷而来,要么报价太高,一套设备两万多元;要么图像不清楚或太小。就在他失望之际,福建一个厂家的样品打动了他。对方不但寄来了图像清晰的卡通章、签名章、情侣章、偶像章(和自己的偶像在一起)、藏书章、名片章、宠物章等,还以较低的门槛儿邀请他做河南的总代理。

吴剑没贸然答应,而是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搞起了市场调查。

一周后,他得出两个结论:一是郑州还没发现这种“新生事物”,各县市估计更难见到,看来此项目没有选错。二是市场潜力很大,爱好时尚的青少年和好奇心极强的儿童是主要消费对象,它比贴纸相片更好玩儿,一枚印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