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滋有味每一天

信息来源:2003.07.07 大河报

今年的5月24日,郑大一附院副院长张水军本来准备要给一个病人举行一次特殊的庆祝会,3年前的这一天,这个病人生命垂危之际,经过16个小时的大手术,接受了体内两个器官的同时移植,如今,他健康地走过了生命中最重要、最艰难的3个年头儿。

庆祝会最终因为非典的缘故没能举行。可是这一天,这位病人还是接到了包括医生、病友在内许多人打来的电话。

病人的名字叫王和平,3年前,他因为患晚期糖尿病,肾脏、胰脏都失去正常功能,成为我省第一例肾脏、胰脏双移植的患者。前天,记者见到了他,他认为,不管是病人还是健康人,都要快乐地生活——

3年前,我一脚踏进了鬼门关

我们走进王和平的家时,他正在包馄饨,鲜嫩的肉馅儿,薄薄的面皮儿,经过他灵巧的双手一捏,立刻就变成了一个“大肚儿”馄饨。自从做完双移植手术,他天天在家养着病,不知不觉就成了家里的大厨。

他看上去面色红润、神采奕奕,让人难以想象3年前,垂危之际的他到底是什么样子。

王和平在28岁的时候就患上了糖尿病,起初只是注射胰岛素,到后来患病时间长了,肾脏功能也渐渐衰竭,病重的时候,他每周必须接受三到四次血液透析。

2000年的4月份,王和平病情突然加重,昏倒在家,被紧急送到了郑大一附院。病房里住的都是患肾衰竭的人,等着做肾移植手术,和别人不同的是,因为是晚期的糖尿病,他还面临着胰脏移植。

每隔一两天,妻子和女儿就把他送到血液透析室,粗大的针头扎到身上,把体内的血抽出来,将血液中的有害物质过滤后,重新回输进身体。治疗的时候,病友们互相熟识起来,每天都有新的面孔被家人抬进透析室,过几天,也总有熟悉的面孔“缺席”,一遇到这种情况,王和平心里就有种绝望的悲伤——又有人走了。

虽然妻子一直在鼓励他,他心里却非常明白,自己有一只脚已经在鬼门关里面了。

胰肾移植术,长达16小时

到5月份,他的身体已经糟糕透了,医院的副院长张水军找王和平谈话,如果不做手术,只有死路一条,但肾脏、胰脏联合移植,河南省以前还没有做过,有非常大的风险。

“我当时真是不想做,看病这么多年,家里的钱早花光了,再说,花了钱,还不一定治好。”但是医生反复劝说,为了做好这个手术,医院专门成立了两个院领导带头的科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