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情结

信息来源:2003.07.09 大河报

在瓜果中,我仅对西瓜情有独钟,这种特殊的感情源自二十年前我做瓜农的那段经历。

一九八三年春天,父亲在责任田里种了西瓜,当嫩绿的瓜苗长出来时,父亲却因为一次意外的车祸住进了县医院。我从父亲手中接过已磨得明晃晃的铲子,担起了拾掇西瓜的重任。

那年我十二岁,上小学四年级。

我开始了耕读生活,吃过饭就上学,放了学就跑到地里,去侍弄可爱又可怜的小瓜苗。等它长大一些,我就开始压秧,把瓜秧一侧的土铲起,压倒,培土,拍实,露出秧头。小家伙们不负我,长得很快,每天都要向前伸长许多,头高高昂起,好像军营中训练有素的士兵。接着,瓜叶处又长出许多小嫩杈,再三比较后只留两个粗壮的,瓜秧就算有了模样儿。然后在茎叶处压上土,防止风把瓜秧吹起来,也让它在关节处生根,以吸收更多的养分。瞅着瓜秧旺旺的样子,我心里高兴,觉得自己和小瓜苗一起成长。

忽一日,一个绿球球映入了我的眼帘,原来是西瓜坐果了!不久,瓜秧上结满了小瓜蛋儿,它们头上顶花,浑身长毛,样子煞是可爱。当西瓜长到碗口那么大时,我开始为它们做“窝”:在西瓜的前边挖一个小坑,前深后浅,让西瓜伸直了腰躺在“床”上安居乐“长”,这样长成的西瓜个头儿大又匀实。西瓜六七成熟时,还要给它翻翻个儿,使它全身都接受阳光照射,熟了的西瓜就甜得很。我常常在碧绿的瓜田里琅琅读书,那西瓜和着我的读书声一天天长大。

乡亲们见了我整的瓜地,都夸我小小年纪拾掇西瓜有一套,说父亲种瓜有了接班人,于是那穿梭于瓜地和学校之间的瘦小身影便成了老师、乡亲们教育孩子的榜样。其实,烈日当空,长时间蹲着干活儿,我已累得直不起腰来,但这累中苦,苦中乐,乐中甜,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那时候我学的判断西瓜生熟的技术至今受用,一看二托三摸四拍,准能断个八九不离十,那得意劲儿俨然一位老中医在给病人号脉。

仨月过去了,西瓜成熟了,父亲也痊愈了。星期天上午,父亲来到瓜地看我的劳动成果,我亲自选了一个大西瓜让他尝尝,父亲吃了一口禁不住连连说好。

我虽早已离开眷恋的土地参加工作,可那段做瓜农的经历,让我对西瓜的感情从未减淡。买西瓜、吃西瓜、谈西瓜成了我的一大癖好,特别是到了夏天,买西瓜便成了我的必修课,摸西瓜、托西瓜、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