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可以有多种选择 《市长日记》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信息来源:2003.07.11 大河报
当了6年副市长的我省作家焦述,“返航”后写出了一部颇有个性的长篇小说《市长日记》,小说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后不久就两次重印。以“日记体”并且是“市长的日记”这种形式来架构小说引起了文学圈内外不同的解读。昨天,河南省作家协会、河南省文学院联合在郑州召开了作品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著名作家邓友梅发来传真,谈了他的看法:《市长日记》这部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作家真正深入了生活。作家在生活中担任了重要角色,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品尝到了原汁原味的酸甜苦辣,从中感悟出了生活的真谛。
《市长日记》对现实生活的真切体验得到了与会作家和评论家南丁、田中禾、孙广举、张宇、李佩甫、杨贵才、杨东明、孙方友、墨白、李洱等的充分肯定,他们认为这部长篇对焦述有里程碑意义,可以看做是他的代表作。有人认为小说纪实的风格,新闻的语言,不讲究技巧,只记录生活,这是“新新闻主义”的写法。对于小说的纪实风格,有人认为这是小说的特点,同时也是小说的弱点。
这部“小说”的体裁也引起了争议。有人认为这不能算是真正文本意义上的“小说”,有人认为文体的划分有多种,小说可以有多种选择,可以有多种写法,《市长日记》是焦述自己的一种选择。
对于小说如何反映生活,焦述有自己的体会:“文学可以看做是由材料和工艺两部分组成的,材料是根本。我是根据自己的生活,能写到哪儿就写到哪儿。”
首席记者 张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