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博士邓亚萍
信息来源:2003.07.12 大河报
湖南卫视7月13日(周日)22:10
赛场上的邓亚萍打起球来咄咄逼人,喜欢死死地盯着对手,不时还“吼”几句,用她的话说,那是一种势。赛场下的邓亚萍却平易随和。然而这样的邓亚萍却说,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很难找到知心朋友。
作为同一个项目的运动员,大家长期在一起训练生活,既是队友又是赛场上的对手。平时彼此了解得越多,赛场上打起来就越艰苦。所以,虽然都是良性的竞争,却也像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横贯在她们从“队友”通往“闺中密友”的大路上。
对于邓亚萍来说,从心里讲,她一直很佩服乔红,“打球上我要比她狠一些,性格上比她更强一些,单从球技上讲,我不比她好到哪儿去”。小山智丽也有让邓亚萍佩服的一面。邓亚萍说:“1994年亚运会之前,小山智丽从国内请男队员去日本陪练,她能把这些陪练练到尿血,可想而知,她练得有多苦,那时候她已经30岁了。”
在《背后的故事》的录制现场,邓亚萍破天荒地谈到了她的爱情和一个在她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这时的亚萍身上丝毫看不到往日乒坛霸主的犀利,她只是一个深情、温柔、充满感谢的小女子,计划憧憬着她的另一种人生幸福。
关于自己的学业,邓亚萍说她对自己的表现满意。1996年,邓亚萍接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当时的她连26个英文字母大小写都分不清。1998年2月,邓亚萍被选为交换生,飞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每天都苦读到12点后才睡觉,头发一把一把地往下掉。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2002年,她终于得到了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录取通知书。
邓亚萍如今在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上班,“市场开发部三级项目专家”是她的新头衔,三级是项目专家这个职位最低的一级,相当于普通人所说的处级。她主要负责国内赞助商这一块,主要工作就是促成国内企业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现金支持。
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