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养生

信息来源:2003.07.14 大河报

老子又称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名的养生学家。据传,老子享年160多岁,也有人说是200多岁,更有甚者说他活了300多岁。尽管不足信,但他的长寿应是无疑的。

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并在《太上老君养心诀·养生真诀》中指出:“且夫善摄生者,要先除害,然可保全性命,延驻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财货,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忌。”

老子认为,自然界博大无边,欲望又无止境,要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穷的名利,整天患得患失,势必要劳神伤身,损害健康。故他极为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经常保持一种心平气畅,体泰神清的心理状态。这是他获得健康长寿的根本原因。

老子“少私寡欲”的养生观,对我国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中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就是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这一观念,提出“恬淡虚无”、“志闲而少欲”等养生之道,并将它深入发展成为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基础。当今世界卫生组织在维多利亚会议宣言中提出的“合理膳食、适量劳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四大基石”,和2500多年前老子清静无为、顺乎自然的养生观是完全一致的。在喧嚣浮躁的现实生活中,若能超尘拔俗,回归自然,进入“物我两忘”修身养性的境界中,这对净化心灵,强身健体当然是大有裨益的。

我的一位老友刘某在老子这一养生观的影响下,心胸豁达,精神矍铄,身健体康,困扰了多年的神经官能症消失了,胃溃疡不见了,高兴之余,欣然命笔,特赋散文诗一首曰:

“年老退休,孕妇分娩,瓜熟蒂落寻常事,顺乎自然;告别了应酬,卸去了重担,老牛下套嘘口气,浑身舒展;打门球,登邙山,有空练练太极拳,自由自便;下象棋,侃大山,老友聚会叙前缘,笑声不断;沏杯香茗,取份报刊,细读徐啜神魂醉,宁静致远;学学下厨,烹制小鲜,饭菜做成工艺品,颐享天伦乐无边;不攀比,不妒忌,名利皆为身外物,静养身心是本钱;不居高官,强似高官,少私寡欲心自宽,清静无为赛神仙!” 程勉学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