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话与没意见

信息来源:2003.07.14 大河报

周武王在伐纣前,先派人去侦察商纣的情况,回来说:坏人执政当权,昏乱极了。武王认为时机未到。又报告:好人全被斥逐。武王认为时机还未到。最后报告:百姓闭口不敢说话了。武王才认为时机成熟了,出兵伐纣。

周厉王在位时暴虐无道,国人批评他,他大怒,便派卫巫来监督国人,凡是被卫巫告发了的,便要被杀头。国人再也不敢说话了,熟人走在路上见了面,只使眼色(道路以目),不敢吭气,厉王非常得意。

周武王判断纣该不该伐,是以“百姓不敢说话”为标准。而他的后裔周厉王却把人民“不敢说话”当成治世的最高境界,结果是厉王在人民不敢说话三年后,被暴动的国人逐出了京城,十四年后孤独地死在流放地彘(今山西霍州市),终生没能再回镐京。

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个单位、一个家庭,有意见、有分歧,甚至有牢骚都是正常的,它可以使人们集思广益,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纠正自己错误的东西,使事业的肌体更健康、发展更顺利。

如果当权者刻意去追求一种众口一词或鸦雀无声的境界,那也好办,党同伐异,远贤近佞,闭塞言路,大棒加胡萝卜,就可以办到。那么离覆灭也不远了。对暴政不说话或是敢怒不敢言,或是不屑于言是最大的蔑视。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堂上一言,堂下百诺。对任何事都是“雷鸣般的掌声”,都是“万岁”、“yes”一种声音,是一种揶揄,是一种戏弄,是一种幸灾乐祸,是一种不负责任,也是一种变相的不说话,是鸦雀无声的另一种表现。千千万万的人把脑袋长在一个人脖子上,用一个人的思考代替千千万万人的思考,除一个人外,都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也是极为危险的。

一个鸦雀无声的团体是一台到处都是锈迹的机器,运转起来困难低效;一个鸦雀无声的团体是一艘纸糊的大船,经不起风吹浪打;一个鸦雀无声的团体是皇帝新衣空空的下摆,一句童稚的真话就可以揭穿……那么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呢?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