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购协议”须慎签

信息来源:2003.07.16 大河报

如今购买商品房,消费者在签订正式《商品房买卖预售合同》前,常常被开发商要求签订“认购协议”,并交纳一定数额的定金。上海市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消费警示,商品房“认购协议”须慎签,谨防一些开发商利用“认购协议”侵吞消费者定金。

消费指导专家表示,从法律角度看,签订商品房“认购协议”并不是购房的必经程序;消费者支付的购房定金,是“房地产企业在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之前向购房者收取的预付款性质的费用”。根据建设部有关规定,如果双方签订了购房合同,定金将抵作房款;如未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开发商应当返还所收取的费用,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于是,一些开发商就利用这项条款,人为增加“认购协议”这一额外“约定”,如果消费者一方提出不再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开发商就可以克扣其定金。消费者往往有苦难言。

专业人士建议,消费者决定购买房屋后,最好直接与开发商签订《商品房买卖预售合同》,并认准2000版有防伪标志的商品房示范文本。如果确实需要签订“认购协议”,消费者应保持头脑冷静,看清所有合同条款,对于那些不明白的项目要询问清楚,不要轻易交纳定金。

王薇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