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集中收付:让“小金库”无处藏身

信息来源:2003.07.18 大河报

我省将大力改革现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其内容简言之就是“一建立、两直接”,即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清除单位其他账户;实现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的银行账户。

7月1日,河南省财政国库支付中心(右图)挂牌运营。它标志着从这天起,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首先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的办公厅,省委各部委,省政府组成部门,省政府直属机构等49个部门开始进行。

最近,郑州市也将把试点单位——金水区国库集中收付中心的做法在全市推开。全省争取在“十五”期间全面推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目前,我们的财政收入95%以上来自税收。说白了,财政收入就是纳税人的钱。如果把正在进行的这场被财经界认为是“最终规范政府性资金收付的最彻底、最完善、最可靠”的财政国库管理模式译成“白话文”,那就是管好、用好纳税人的钱,打造透明政府,坚决查处设立“小金库”、账外账、违规开设银行账户等行为,从源头上反腐保廉……

弊端突出不改不行

我省各级党委、政府之所以下决心进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主要是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长期回避不了、难以克服的矛盾和问题。

现行的财政资金缴库和拨付方式,是通过征收机关和预算单位设立多重账户分散进行的。其弊端是:首先是拨款环节多,财政资金容易被挤占、挪用或截留,“水到田头死”、“雁过拔毛”,使预算成了“半截子”预算;其次是预算单位分散开户的做法易于隐匿和转移资金,加大财政监管的难度,导致大量“小金库”和“账外账”的存在,并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再次是环节多了,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大打折扣。

在现行分散收付的管理体制下,部门是否拥有收费、罚款权,部门收费、罚款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部门经费开支和职工福利待遇水平。结果,凡是有收费罚款权力、有利益的,特别是收费罚款归属一时难以界定的项目,各部门争着承担这些职能;凡是没有收费罚款权的职能,就说不该他管。该做的事情,由于没有实惠,结果推来让去,做了也往往是形式主义,效果不好。而一些并不十分紧要的事情,却是几个部门争着做。对于这些现象,基层单位、企业和群众很有意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