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莫入心理误区

信息来源:2003.07.17 大河报

当你到医院就诊时,你对自己的病和医生一定有一些想法,这些想法就叫做“就诊心理”。常见的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的“就诊心理”有以下几种:

想象诊断 就诊时,已经对自己的病作了自我诊断,他们抱着可能患有某种疾病的想法,有时还综合其他症状,自己臆造病情,同时也往往臆造与之吻合的症状,这就容易干扰医生诊断,甚至造成误诊。

忽视疾病 有的病人认为病情较轻,自己体质又好,就诊时常抱无所谓的态度,好像办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一样,注意力不集中,叙述病情很简单,甚至不按医嘱服药。这会延误病情,影响治疗。

挑剔心理 就诊时,尤其是看中医时,有时总喜欢找老医生。事实上,医生的技术和年龄不成正比。

定向心理 有的人对某个医生非常佩服和崇拜,甚至达到理想化程度。有的则迷信“名医”,因而“排他性”很强,不分病情轻重缓急,非要找个“名医”就诊,往往延误病程。

疑惑心理 病人常对医生和药物产生疑惑,爱用怀疑的眼光看医生,经常表现出烦躁、恼怒和埋怨情绪,不愿意多谈病情,稍不如意就换医生。用充满误解和极端的解释来猜测,执拗地确信自己患了某种重病,甚至癌症。

求愈心切 有的病人,同时找多个医生就诊,听风就是雨。结果欲速则不达,事与愿违,事倍功半,使诊断互相矛盾,药效相互抵消或重复,甚至出现药物中毒。

晓卫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