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死余威犹在

信息来源:2003.07.17 大河报

7月16日看报读到一条很有意思的新闻:江西有个叫汤志君的人假造履历表,用胡长清“干儿子”的身份,用办厂的名义骗了一个商人40多万元钱。贪官落马,按理说人们应该避而远之,怎么还会有人冒充他的干儿子,还能行骗成功?让人纳闷。但是这条消息是新华社发布的,真实性不用怀疑。我总结原因:大贪官“虎死余威犹在”。

骗人者对被骗者是这么说的:自己原来在江西省外贸厅外贸公司工作,因胡长清案被囚禁4个月,出狱后下海经商。看看,人家连“被囚禁4个月”都说了,可见与胡长清的“亲密”程度。这个商人便深信不疑:人家既有“背景”,又有项目,不用怀疑。于是钱就打到了“合办公司”的账号上。

于是我明白,贪官们虽然官职已丢,有的甚至小命不保,但是关系网并没有完全被打破,骗子和被骗者都看中了贪官身后“关系网”的资源。试想,不管哪一个贪官,落网前必然提拔了大批的“亲信”。按照国人“知恩图报”的传统,这些被破格提拔的人虽然明里不会对贪官及其家人怎么样,但暗地里必然“回报”人家。这个商人可能就这样想:他真的是胡的干儿子,回报必然比自己单独办厂要高。

垮台大贪官留下的关系网,使他没有“人走茶凉”。这个网的存在,使他的影响即使在死后也还能继续着。虽然大凡贪官落马,都会有一批人跟着倒下。但是谁都知道,倒下的都是他最亲的“亲信”,也是涉案的人。而他提拔的另外一些人,却因为没有涉案,仍然占据着原本不属于他们的位子。

我认为,要使贪官“虎死余威亡”,就必须把那些被他违规提拔但原本不该提拔的人全部拿下来。只有这样,才能把贪官的“影响力”最终消除。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