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路建设思考系列报道
公路交通落后曾是制约我省发展的一个瓶颈。上个世纪末开始,我省多方筹措资金数百亿元,用于公路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公路通,百业兴——密织的中原公路网不仅给老百姓出行带来方便,而且修路本身也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那么我省的公路建设和维护尚存在哪些困难呢?追寻着我省公路建设的足迹,本报记者展开采访……第一篇 中原大路通四方
在上个世纪末,曾有一件事让河南交通系统的数十万职工抬不起头来,就是310国道洛阳至三门峡段因为坡多弯多,一到雨雪天气,一堵车就是几十个小时,路边一块方便面竟卖到20元!1999年下大雪的时候,有两位司机活活冻死在310国道上!
2001年12月底,时任交通部部长的黄镇东,行程1000多公里,跑遍了大半个河南省,对河南公路交通发表了这样的评述:由于河南特殊的地理位置,河南境内外省车辆大致要占60%以上,河南的交通运输特别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全国的影响很大。河南的区位在全国交通运输中不是局部的问题,而是全局的问题,要为全国服务。
再也不能这样过。根据省交通厅提供的数字,从上个世纪末,河南多方筹措资金,修建高速公路,改建干线公路,修造普通公路,到2002年年底,河南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71741公里,居全国第六位,其中,高速公路1231公里,居全国第八位;二级公路15809公里,居全国第二位。特别是2000年至2002年,河南每年用于交通建设的总投资均超过100亿元,总投资额达到400多亿元。
由于公路条件的改善,方便了河南省80多万辆民用汽车、29万辆营运车辆及全国成千上万南来北往的过境车辆。焦作至郑州的行车时间由过去的两小时缩短为40分钟;郑州至驻马店,走107国道需要4个多小时,现在走高速只需两个小时;郑州至洛阳过去只有走310国道,需要4个多小时,郑洛高速公路开通后,只需1个多小时……
公路通,百业兴。随着中原高速公路的渐成网络,随着中原公路的四通八达,老百姓的出行更加方便。
不但出行方便了,花了那么多钱修建公路,还能给老百姓提供就业的机会,据测算,每投入1亿元的建设资金,可产生近3亿元的社会总产值,0.29亿元的增加值,创造2000个就业机会。照此推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