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追踪骗人“医托”的报道引起关注卫生行政执法人员展开调查
信息来源:2003.07.24 大河报
本报讯 昨日本报A04版《揭开医托骗人黑幕》的报道刊发后,引起了卫生监督部门的高度重视。昨日下午,郑州市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对本报报道的那家医院——河南省煤炭总医院有关科室雇用“医托”骗人一事进行调查。下午3时40分,记者与卫生行政执法人员来到该医院南楼的中医科。只见这里大门紧锁,全然没有了21日记者暗访时的热闹景象。
接受调查时,该院程院长表示:这个科室是他们医院与一个叫刘杰的人合作的,现在还没有开业。“既然没有开业,为何有人在这里行医骗人呢?”针对记者的提问,程院长表示:“那个叫王顺星的人我们不认识,也不是刘杰的人。”而刘杰则说,他是6月24日和医院签订的协作协议,准备8月1日正式开业。就在前几天,突然有一个他不认识的姓程的人找到他,表示想暂时用一段闲着的中医科,于是他就让这人先干了。
随后,卫生执法人员又对该院另一个以所谓联办形式设立的科室进行了检查。
在一间挂有风湿骨科病专家门诊牌子的屋子里,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锦旗。在此行医已长达数年的张某,搬出了大堆荣誉证书及有关媒体关于其高超医术的报道的复印件。然而,他连执业医师证书都没有。
据了解,国家卫生部和公安部1998年就曾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全国各地严厉打击“医托”违法活动。《河南省医疗机构管理办法》第22条也明确规定:医疗机构不得将医疗机构场所出租或将医疗科室承包给个人或其他组织经营。
郑州市卫生监督所有关领导表示,他们将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严肃查处,并以本报报道为契机,严厉打击省会的骗人“医托”。
(记者 司爱武 实习生 曲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