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呼吸,闻到经济学的气息

信息来源:2003.07.27 大河报

生活和经济学自然而然地相伴,每一次深呼吸都能闻到经济学的气息。太多的事情像天地间的微尘,一个深呼吸,没了。对平常人而言,经济学是不是科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经济学能像深呼吸一样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好是花钱不多,也能开心,也能让生活品质得到改善。因此满纸高深莫测的数学模型的经济学是很无趣的。早在19世纪末,当时的经济学掌门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就说过,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这意味着经济学天性上必须具有平民化的倾向。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教授的《生活中的经济学》就是深具平民化倾向的一本书。它是“只要有高中文化水平就能看懂,但是其中所讨论的道理既普遍又深刻,不经过反复思量是不容易真正掌握的。而一旦掌握了,你所看到的世界也有所不同了”(茅于轼语)。

茅教授曾说:“我从事研究有一个信条,即不论多深奥的理论,如果透彻地理解了它,必定可以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在此“信条”支持下,茅教授将1986年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时“对美国市场的考察”,1988年底开始着手写成了“家常式”的经济随笔,在日常琐事的述说及与市场经济的运作规范联系阐发中,折射出一些惊人的启示。他有的论述不只是有理,而且大出常人意表,经其明示,大有醍醐灌顶之感。他像一位洞察一切的智慧老人,幽静述说日常小事,从中点拨出一个个惊人道理,不知不觉之中,我们被点化开悟。

《生活中的经济学》初版于1993年,迄今为止总共发行了六七万本之多,而且至今销量不减。一本书能够连续不断销售10年势头不减,足以证实这本书的经典。该书共有三大部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体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出的这个第二版又收录了“作者近年发表的部分有代表性的经济学文章”、“关于作者及其作品的部分报道和评论”这两部分。第二版完整地保留了第一版的全部内容,并更新了所有的资料和数据。资料的更新支持文字中所推导的道理,更丰富的资料提供了更可靠的推论,而且给人以更具体的印象,使得理论变成有血有肉的生活。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中,茅于轼写到美国人的搬家、赌博、超级市场、旅游、环保等生活细节。在“美国人的赌博”中他写道:赌博从总体看会降低社会的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