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容变救助变得怎么样?

信息来源:2003.07.29 大河报

7月21日,民政部公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这意味着8月1日正式实施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简称新办法)有了明确的操作管理依据。郑州市这项工作准备进展如何?记者昨天对郑州市收容遣送站(8月1日后将统一更名为救助管理站)进行了采访——■硬件:这里的设施已经装饰一新,条件得到大大改善,充满了对被救助人员的人性关怀。庖馕蹲牛冈拢比照

■管理:甘肃老汉徐建华说:“这里的人对俺太好了,管吃管住,还给俺开药治病。”怀。庖馕蹲牛冈拢比照

设施全部更新

职工心态转变

“从过去的单一管理,到即将实施的救助服务,大家思想上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在郑州市收容遣送站,办公室小梁为了说明干部职工最近的变化,给记者举了个形象的例子。她说,如果把收容遣送站比作一家饭店,站职工过去就是老板,如今则变成了服务员。通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广大干部职工已开始以全新的观念看待流浪乞讨人员。

近20年来,收容遣送站的职工们一直执行的是1982年5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管理办法》(简称老办法),习惯用行政命令式的办法,对收容对象进行管理。新办法颁布后,该站每天抽出半天时间,职工进行封闭式学习和讨论,彻底转变了过去的执法心态和行为。

收容遣送站在组织职工学习新办法的同时,还积极筹措资金,按照新办法的要求,对站内设施进行了改造和装修。记者看到,成人收容区里原有的隔离栏、铁栅栏等已被拆除,各种警示标志和宣传标牌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刚刚油漆的门窗、新粉刷的围墙和房间。特别是新开辟的阅览室、宣传栏、便民台,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在二楼活动室,象棋、围棋、跳棋等全是新的,还有大屏幕的彩色电视机和许多报纸杂志。

少儿收容区是单独的一栋楼,楼房内外装饰一新:浴室新装了淋浴头,卫生间加上了隔离板,单间宿舍原来都是双层床铺,每个房间住6个孩子,一个吊扇,如今增加了一个壁挂式空调,双层床铺换成了崭新的多功能床。这种床不仅设计了用来存放用品的柜子,床下空间还设计了多层隔板,非常实用。记者看到,每个床头柜上都整齐地摆放着牙膏、牙刷和茶杯,床下夹层里则放着崭新的鞋子和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