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您共舞
西方现代营销理论告诉我们,报纸作为一种文化信息产品,其目标销售对象是广大读者,尽管其销售存在“二重性”,第一次销售的是面向读者的物化的报纸本身(即发行),第二次销售的是面向广告客户的附着在报纸身上的文化信息传播职能(即广告),但其第二次销售是建立在第一次销售的基础之上的,归根结底,读者仍然是第一位的。因而,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各报纸媒体围绕着读者做足了“文章”,近几年兴起的报纸上门发行模式,第一次使读者真正拥有了“上帝”的感觉,并进而掀起了席卷全国的都市报风潮:订报有礼品,送报可上门;烦心事新鲜事跃然纸上,扰民不平事慷慨鼓与呼……或曰读者是报纸的“衣食父母”,或曰读者是报纸的生命线……市场经济时代,报纸传媒的文化信息传播职能进一步得到释放,其办报宗旨上的“读者需求导向”回归也是大势所趋。因为,一份不能很好地吸引读者、为读者服务的报纸,无论是党委机关报还是都市生活报,都不能真正起到正确全面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舆论、服务广大读者的作用。没有读者的报纸,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关切民生,倡导时尚,贴近生活,服务大众”,《大河报》秉承为党分忧为民请命的理念,八年如一日。付出总会有回报,读者的厚爱与支持也成就了《大河报》的快速成长:日发行量由6.5万份到81万份,年均增长92%;年广告收入由320万元到2.2亿元,年均增长193%!为把《大河报》办得更好,5月29日本报推出了以聆听读者意见为目的的读者问卷调查,一时间应者云集,咨询电话此起彼伏,见报第一周,平均每天回收问卷近千份,即便是回收问卷有效时间结束后,每天仍然能收到近百份反馈问卷。一份问卷,一片真情;一条意见,一缕希望与信赖。在我们整理问卷的日子里,面对字字珠玑、句句真诚的反馈意见,总有一份感动在心中,挥之不去萦绕不绝……
8月1日,是我们创刊八周年纪念日,这次问卷调查所汇集在一起的读者意见,将在8月4日改版以后的《大河报》上得到充分体现。尽管不可能全部满足读者要求,但是我们会继续努力,因为,与读者共舞,是我们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