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 预防小儿腹泻
信息来源:2003.08.01 大河报
腹泻是常见的儿科疾病。腹泻有不同的类型,它主要有三种:生理性腹泻、细菌性腹泻和病毒性腹泻。生理性腹泻主要是由于幼儿肠胃功能发育不完善、喂食过多或受凉所致,无须特别治疗;细菌性腹泻是由于细菌侵入体内,破坏小肠黏膜所致,用抗生素治疗有效。在小儿腹泻之中,最为常见也是最为严重的则是病毒性腹泻。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五岁以下的婴幼儿几乎都感染过轮状病毒。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可引起患儿脱水、电解质紊乱。小儿感染轮状病毒之后,早期表现有发烧、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易被误诊为感冒,随后会出现水样腹泻,每日数次到数十次,伴有发烧、呕吐、腹痛,腹泻物有恶臭,但没有血或黏液(不同于细菌性腹泻),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儿死于脱水及严重并发症,如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在治疗病毒性腹泻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郑州市卫生防疫站免疫规划科的董蒲梅主任提醒父母对幼儿病毒性腹泻应以预防为主,免疫接种口服轮状疫苗是唯一经济、有效的手段。
董蒲梅主任说,即使孩子已经感染过轮状病毒,仍然有服用疫苗的必要,这是因为婴幼儿在轮状病毒自然感染后,抗体还远远达不到保护水平,还有可能再次受到它的侵袭,只有服用疫苗才能阻断轮状病毒的传播与流行,有效保护儿童身体健康。服用疫苗后,能够预防50%左右的小儿腹泻,针对轮状病毒腹泻,保护率在80%以上,也就是说,服用疫苗后仍有少数婴幼儿患病毒性腹泻,但症状会明显减轻。此外,服苗后的小儿腹泻还可能与疫苗失效、服前已处于病毒潜伏期、服苗者体质太差以及服法不当、吸收量不足等原因有关。 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