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图灵测试”
信息来源:2014.05.13 科技金融时报
“图灵测试”是判断电脑是否具有人工智能最权威的测试:在测试人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在问过一些问题后,如果测试人不能确认被测试者30%的答复哪个是人的回答、哪个是机器的回答,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工智能。而在最近几年的“图灵测试”人类确实越来越不占中,优势。2000年,有机器人在5分钟的聊天中让30%的人相信它是人类;2008年,一台得分最高的机器让3名测试人相信它是人类;2012年,俄罗斯专家设计的“叶甫根尼”电脑程序,29.2%的回答均成功其“骗过”了测试人,取得了仅差0.8%便可通过“图灵测试”的成绩。机器人已经聪明到足以在“图灵测试”中主导对话,并且显示出和人一样的幽默感。他”“甚至会用调侃的方式暗示测试人自己就是一台机器,以至于多疑的测试人认定这是一名志愿者故意的误导行为,最终上了机器人的圈套,将其评定为“人类”。
针对在“图灵测试”中的人工智能越来越“类人”甚至某些时候表现得比人类还,聪明的趋势,专家表示:这也只意味着人“工智能背后的专家库系统越来越博大和精密,而并非机器人有了自发产生的智慧。它的幽默感也好,思维能力也罢,本质上都是对其背后编程程序的执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