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信息化事业的拓荒人——记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吾守尔斯拉木
□通讯员/张芳
12月8日,中国工程院在北京公布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新疆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吾守尔·斯拉木获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新疆高校中的首位院士,能获得这个国家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吾守尔·斯拉木非常激动。他说,在新疆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工作了一辈子,获得这个荣誉,是党和政府关心支持的结果,更是新疆大学悉心培养大力支持的结果。他要感谢党和人民,感谢新疆大学,感谢多年来一起工作的团队和同事们。
吾守尔·斯拉木本科就读于新疆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分配至喀什师范学院。1981年7月,吾守尔·斯拉木调至新疆大学工作。随着时代发展需求,高校开始开设计算机课程。1982年、1984年,新疆大学将吾守尔·斯拉木分别送至北京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进修计算机相关专业。吾守尔·斯拉木表示,这两次进修为自己的人生开启了一扇窗户,使他有机会进入计算机领域进行科学研究。
上世纪80年代,计算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很神秘。吾守尔·斯拉木还记得,1984年,他在上海交通大学进修,当时,“ 计算机才刚刚实现操作系统从英文到中文的转化,我当时就想,能不能用少数民族语言实现计算机信息处理、控制和应用呢?”
回到新疆大学后,他的设想得到了新疆大学的支持,学校出资3万多元为其配备了一台PC8000B型计算机。当时这可是全校唯一的一台微型计算机呀。”“ 就是利用这样一台计算机,吾守尔·斯拉木和同事吴宗尧一起开始了艰辛的研究里程。
当时, 操作系统称霸天下,Dos 吾守尔·斯拉木便和吴宗尧等同仁一起从它着手开始了攻坚战。在分析、剖析Dos系统的输入输出及数百个功能调用模块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改内核的方法, Dos2.0—6.1系列操在作系统及应用软件基础上创立了基于规则的不等宽字符选形/选宽、不同方向多文种的混合兼容处理、双向显示影射模型等独特技术和机制,使只能处理汉英文的计算机获得了处理维、 柯文信息的功能。哈、
吾守尔·斯拉木回忆说:当时我和吴宗尧教授一“起做实验,他主要负责输入等工作,我主要负责编辑,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我们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维、 柯文的录入、哈、 显示、编辑和排版。”他们进行的研究引起了新疆大学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自治区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