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左拉传》中德雷福斯案的平反

信息来源:2013.07.19 人民法院报 张建伟

柏杨先生曾云:“法国作家,才是真正的作家。他们努力的目标是真正的真善美,而不是津贴或做官。左拉先生以他的荣誉和‘前途’作孤注,去为一个漠不相关的卖国贼打抱不平,在中国社会,是谓之‘傻’,是谓之‘蠢’,是谓之‘不识时务’。”柏杨先生在这里提的,就是左拉介入德雷福斯案件的故事。

拍摄于1937年的美国电影《左拉传》曾经获得第1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这部电影描述了作家左拉波澜起伏的人生,尤其是用不少篇幅展现了左拉为德雷福斯案平反而大声疾呼的不凡经历。

(一)

德雷福斯案件是法国一起著名冤案。左拉最初闻知德雷福斯案件,为这个军官贬级事件所吸引,本打算把这个情节写进自己的小说。当时的左拉已经是法国著名作家。他出生在1840年,此时正值55岁。此前已经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给妮侬的故事》、长篇小说《克洛德的忏悔》、《马赛的秘密》、《小酒店》、《萌芽》、《金钱》等作品,作家生涯如日中天。

1895年,《费加罗报》邀请左拉对时事和人物自由发表评论,在报上开辟专栏点评时事。1896年5月16日,左拉在一篇评论中表示相信德雷福斯是有罪的。不久以后,他开始相信德雷福斯是无辜的。对案件看法的转变,再次激起左拉要把德雷福斯案件写成一部小说或者剧本的想法,但他最终没有把这一案件文学化,他干脆把文学创作的冲动转化为实际行动了。

随后不久,《费加罗报》发表了几篇有关德雷福斯案件的文章,明眼人可以从中发现德雷福斯确有冤情。当时有谣言产生,说是存在一个国际性犹太组织想要将德雷福斯解救出魔鬼岛,左拉发表文章中否认有这样的组织,他说假如有类似组织,那么天下所有崇尚自由的人都属于这样的组织。他还痛批法国存在的反犹太教主义。但《费加罗报》的读者并不都认同左拉的立场,许多订户纷纷退订这份报纸。面对《费加罗报》订户退报风波,左拉说:“我什么都敢说,因为我的生命中有一股热情,那就是‘真理’必须表彰。”这句话道出了左拉介入这一案件并坚守立场的精神支柱。

但是,左拉面临的压力还不止这些,除了因为他的文章,《费加罗报》一些订户退报,还由于在与朋友聚餐时谈到德雷福斯案件并与其他人意见相左,他在一些场合,与一些人的关系出现紧张,这损害了他的社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