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七律·长征》创作于武山费家山小考

信息来源:2021.03.19 天水日报 韦晨灿

韦晨灿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天水·百年红色记忆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毛泽东在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即将取得伟大长征决定性胜利之时创作的不朽的杰作。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关于这首著名诗作的写作时间及地点,长期以来说法不一。1957年1月25日《诗刊》创刊号公开发表,其中收录了毛主席的18首诗词,一下子轰动了全国。但是并没有注明《七律·长征》写作时间及地点。笔者查阅历史资料发现,关于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基本上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观点认为诗歌创作于1935年10月,也是现行市面上大多数《毛泽东诗词》版本采用的说法;第二种观点认为诗歌创作于1935年9月。

根据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确定:1935年9月27日,陕甘支队占领通渭县榜罗镇。以及多部有关毛主席及中国革命史的著作(《毛泽东年谱》《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等)都认定陕甘支队到达榜罗镇的时间为1935年9月27日,由此可以断定第二种观点更加准确。

很多毛泽东诗词的研究者一般都采用长征老战士胡安吉的回忆,他在《毛主席给我们朗诵诗》文章中写到的:“那是1935年9月,中央红军越过雪山草地,来到通渭,休整一天。这天下午,支队召开副排长以上干部会议。会场设在城东的一个小学校里。聂荣臻政委陪着毛主席来了。毛主席微笑着,向大家摆了摆手,然后用他那宏亮的声音从容地开始讲话。他讲了很多,从长征的意义,讲到敌人的失败,讲到我们的胜利。最后,毛主席说:‘我写了首诗读给你们听听,不知行不行!’接着,毛主席便雄壮地朗诵了《七律·长征》诗。”另据《党史资料征集通讯》1986年第10期刘英的《长征琐忆(节录)》载:“1935年9月28日在通渭的榜罗镇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第二天到通渭县城,开干部会,毛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